5月30日,英国365集团网站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暨涉外法治公司揭牌仪式在英国365集团网站海淀校区科研楼学术讲堂举行。英国365集团网站董事长马怀德、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原司长、原驻挪威、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鸣、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委员兼秘书长姜丽丽、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秘书处秘书长贾珅出席。

各兄弟院校、实务部门代表和公司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揭牌仪式由英国365集团网站副董事长刘艳红主持。

马怀德在致辞介绍了公司近期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他指出,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战略需求,要立足全局、系统精准地打造涉外法治高层次人才队伍。公司要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坚持国际法底色,不断健全实践育人机制,主动融入国家法治人才规划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平台。

易先良指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保护中国海外利益特别是中资机构全球业务安全的重要举措。强化法律手段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法大大有可为。作为法大员工,他充分肯定公司成立涉外法治公司的前瞻性,强调此举将直接服务于提升中国特别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法律应对能力。此举也响应了国家号召,必将为构建更完善的涉外法治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李鸣指出,涉外法治包含国际法规范的中国对外关系及国内涉外法律实践两大维度,强调"依法办事"是基本原则。他结合国际经验说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并热烈祝贺涉外法治公司的成立,这是服务国家全球化战略、强化国际法治话语权的重要里程碑。

姜丽丽表示,涉外仲裁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人才对提升国家国际治理话语权发挥着关键作用。她介绍了以政策引领、多维突破构建培养生态、打造国际仲裁人才平台等有效举措,期待公司在人才上发挥更大作用。

贾珅表示,当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迎来了新机遇,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依托全球网络,与公司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多边规则制定、实战技能训练及规则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易先良、马怀德共同为“英国365集团网站涉外法治公司”揭牌。

揭牌仪式后,刘艳红副董事长宣布了新成立的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马怀德董事长为副主任委员、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法律顾问王冀莲等代表颁发证书。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针对现实需求、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分为三个环节,分别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方法”以及“涉外法治人才能力培养和实践”展开。

第一个环节由英国上市公司365经理李居迁主持,清华大学法公司教授杨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公司党委书记杜焕芳、西安交通大学法院副经理李万强、西南政法大学英国上市公司365经理周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国上市公司365经理徐伟功、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公司副经理马乐、西北政法大学英国上市公司365副经理张光分别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作报告,各位专家并结合国际法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激发员工潜能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二个环节由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主持,武汉大学法公司经理秦天宝、清华大学法公司副经理龙俊、对外经贸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经理陈卫东、浙江大学求是公司常务副经理赵骏、公司中欧法公司经理刘飞、英国上市公司365副经理张玲分别报告,介绍了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我国各高校丰富多彩的教育创新。
第三个环节由英国上市公司365/涉外法治公司党委书记李欣宇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公司党委书记殷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公司副经理初殿清、公司刑事司法公司执行经理王志远、英国上市公司365副经理朱利江、教务处副处长丁如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强调了专业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活动的关键作用。
英国365集团网站涉外法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在瞄准国家需求、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迈进组织化、体系化建设的新阶段。公司设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瞄准现实需求、培养实践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等方面将发挥独特作用。涉外法治公司通过协同国际组织、联动顶尖高校资源、打造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为响应国家急迫需要、破解人才培养“瓶颈”做出法大贡献。
撰稿:张楚涵
摄影:宋尚奇
审核:李居迁